人物档案:侯世英,女,工学博士,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多次获得学校教学工作优秀教师称号。现任重庆市精品课程、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重庆大学电工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首席教授,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通识教育分委员会委员,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等学校西部电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电工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专家组组长。
华龙网6月25日11时30分讯(李婷婷)今年4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侯世英教授当选为第七届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理事长,这是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成立以来重庆大学教授首次担任此学会的最高学术职务,也是西部高校当选的首位理事长。
从教36年的侯世英教授,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践行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取得丰硕成果,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聚焦本科教学 潜心耕耘在一线
1982年7月,本科毕业的侯世英留校任教,从站上三尺讲台上的那一刻起,她始终都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一定要在教学一线踏踏实实地为学生着想,不辜负学校的期望。”36年来,她从讲“电工学实验”课开始,先后讲授过“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电工学》系列课程,“PLC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通识及素质教育课程“感知电世界”以及“新生研讨课”等多门本科主干课程,也指导过学生的 “毕业设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教学环节,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侯世英并不满足于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在教学中,她时刻注意教书育人,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上大学时的经验,帮助学生过好大学的转型关。
她说:“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大二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基础学科的学习到专业领域的探索,这个坎必须学生自己摸索着过去。”因此,在教学中侯世英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以形象易懂的语言和结合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同时,在学习中鼓励同学们“打破砂锅问到底”,在不断质疑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另一方面,理工科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实验,侯世英说“只有自己弄懂了才能教给学生。”所以,毕业留校以后,她给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把所有实验都做一遍,把每一个实验设备都摸熟。并在教学中告诫学生:“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讲授“电工学”课程时,她要求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亲自动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知识的应用。
针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侯世英一直致力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针对本校特点编写并不断修改出版了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工学(I-III)》,该教材还同时推广到多个院校使用。配合教材建设进行实验室建设,组织老师们自己设计实验装置,开发了多项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展示实验项目,构建系统概念的综合实验项目等等。申请了多项重庆市、素质教育协会和重庆大学立项的教改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教学成果奖。
2014-2015年的海外访学经历,侯世英看到了国内和国外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上的差别,回国后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工作。
首先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开始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走进她的翻转课堂,可以看到同学们在讲台上呈现出的他们课前观看视频时记录的疑问与体会,可以看到台下同学的提问,另一些同学的解答或反驳,或补充发言……整个课堂完全是学生的主场,老师只是静静的站在旁边,在需要的时候才进行答疑解惑。这种“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老师一言堂”模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总结和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侯世英组织教学团队的老师们进行了《电工电子学》的MOOC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课程建设等,其中《电工电子学(下)》被评为重庆市的优质数字资源共享课程。
侯世英表示,大学的工科教学中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她现在对教育教学的体会越来越深,希望能有时间进行工科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门研究,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跟上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学生的视角,理解教学和学习,始终与学生保持“同步”。
教学科研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在侯世英的教育观念里,科研能使课本中的内容“活起来”,教学经历能促进“理论研究”。
侯世英说:“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此,侯世英一直坚持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在她成为硕士生导师后,她不仅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还经常与学生一起开会、讨论,从学生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进步,反过来帮助学生更快成长,同时保证项目和研究的进度。在她看来,前沿的科学技术可以引领教师“站得高、看得远”,视野开阔才能触类旁通,让理论积累走在“教学”前面,同时给学生搭建一个宽广的平台。
数十年的科研积累,为她的教学工作注入了很多“活力”,与学生保持密切互动的同时,使学生摆脱了“单向”工科教学模式,让学生听进去、学得懂,还能提出问题。
如今,侯世英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已发表SCI和EI期刊论文50余篇,还参加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研究项目2项、重庆市科委基础研究项目2项。
侯世英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把理论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入和透彻,再从教学问题中激发出科研活力,运用各自优势,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谈到工科教学,她有很多心得:教学要钻进去,要探索怎么教学生把工程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如何以问题为驱动,让“死”知识鲜活;如何抓住学生注意力,吸引他们的兴趣等,都将是她着力研究的方向。
深耕细作 润物无声
重庆大学每年都会开展教师课程评价,每次,侯世英总是能收获到学生的好评。学生们说她平易近人、课堂有趣、思想前卫、充满正能量、是知心朋友……
这一切都源于侯世英一直在本科中深耕细作,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工科教师,侯世英喜欢阅读各类的书籍,对哲学、心理学等都有所涉猎。她认为“语文是伴我们一生的朋友”,所以要求她的研究生每周都要做一次读书报告,每个人轮流负责会议记录,同时每月汇报一次外文专业文献的阅读进度。在这样严格的督促下,学生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从一开始的叫苦不迭到后来都变成了深深的感激。
细心的侯世英发现,现在的学生比她那个年代的学生更自我,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与时俱进,思考如何使教学凸显个性、更有创造力,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学生双向思维和换位思考。如:针对“学生目标管理和人生规划”问题,她会从实际出发,分析行业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学生情况,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
在侯世英看来,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在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上起积极作用。在专业指导上,她是严师,但在生活中,她却是学生们的知心好友。
爽朗的笑声,贴心的温柔,善于引导学生的课堂,这一切都让侯世英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独一无二、无可取代。最近,她热衷于指导本科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她指导的几个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目前屡获佳绩,学生们每次出去比赛,都承载了她的祝福,每次获奖都不忘在微信上第一时间向她汇报,这一切都让她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侯世英由衷地说道:“看到学生们的进步,看到他们取得的成绩,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会继续努力,把余热都散发出来!”
(转自华龙网)